本報北京11月26日電(記者齊芳)中科院26日宣佈,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首次證實:荒漠鹽鹼土能夠大量吸收二氧化碳,併發現它們的“最終歸宿”是乾旱地區地下鹹水層。這不僅為困惑了科學家20多年的“消失的碳排放”謎題給出了答案,也為我國碳排放國際談判提供了新依據。
  這是國家973計劃項目“乾旱區鹽鹼土碳過程與全球變化”取得的原創性成果。新疆生地所所長、研究員陳曦任該項目首席科學家,3個國家8家科研機構的58名科學家參加了這一項目。
  陳曦介紹,科學家們在進行全球碳平衡研究和估算中發現,有近20%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,這就是全球變化與碳循環領域的“二氧化碳失匯”問題,即“碳黑洞”。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計,每年大概有19億噸的碳排放不知去向。20多年來,各國科學家為尋找“碳黑洞”相繼研究了海洋、森林、草地、農田、濕地和土壤有機碳,但一直毫無頭緒。同時乾旱區的碳匯能力一直被忽視。
  但在2008年,新疆生地所的科學家發現,荒漠鹽鹼土正在默默地以無機方式大量吸收二氧化碳。經過973項目的研究,科學家們進一步證實了鹽鹼土對二氧化碳的吸收,併發現二氧化碳最終被儲存到了地下鹹水層中。科學家們經過慎密計算,估算出全球乾旱區每年固定碳18.5億噸。陳曦和另一名科學家胡文康撰文指出:“荒漠—綠洲複合體與海洋具有類似的二氧化碳吸收功能,甚至更大,使之成為除海洋之外又一具有特殊意義的碳匯區。”
  同時,科學家們還揭示了荒漠植物高效光合過程、快速水分響應機制和地—氣界面碳交換開關效應,證實了1~6米土層是荒漠區地下有機碳庫的主體。同時,科學家們還自主研發了乾旱區生態系統模型,解決了已有生態模型無法模擬荒漠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難題,闡明瞭亞歐內陸乾旱區碳動態與全球變化存在互饋效應,揭示了隱匿的碳庫規模及其動態變化。
  (原標題:我科學家證實鹽鹼土能吸收二氧化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67pszj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